再生缘

陈端生/著

2024-05-23

书籍简介

江南翠竹镇上有户孟家其女孟丽君聪明绝顶,喜作男装打扮瞒其父孟士元在外求学,结交朋友。机缘巧合下男装的君结识微服下江南的王孙铁穆耳及忠直少年皇甫少华,三人从此结下不解缘。而君早被某人笛声打动,误以为吹笛人是铁,由此芳心暗许。天意弄人,君父却将君许配世交皇甫敬之子皇甫少华(因华之前化了名,君未知二者同为一人)。

首章试读

陈寅恪评: 再生缘之文,质言之,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弹词之作品颇多,鄙意再生缘之文最佳,微之所谓“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属对律切”实足当之无愧,而文词累数十百万言,则较“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者,更不可同年而语矣。世人往往震矜于天竺希腊及西洋史诗之名,而不知吾国亦有此体。外国史诗中宗教哲学之思想,甚精深博大,虽远胜于吾国弹词之所言,然止就文体立论,实未有差异。弹词之书,其文词之卑劣者固不足论。若其佳者,如再生缘之文,则在吾国自是长篇七言排律之佳诗。在外国亦与诸长篇史诗,至少同一文体。寅恪四十年前常读希腊梵文诸史诗原文,颇怪其文体与弹词不异。然当时尚不免拘于俗见,复未能取再生缘之书,以供参证,故禁不敢发。荏苒数十年,迟至暮齿,始为之一吐,亦不顾当世及后来通人之讪笑也。(论再生缘) 郭沫若评: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重视的文学遗产,而却长久地被人遗忘了。不仅再生缘被人看成废纸,作为蠹鱼和老鼠的殖民地,连陈端生的存在也好像石沉大海一样,迹近湮灭者已经一百多年。无怪乎陈寅恪先生要那样地感伤而至于流泪:“彤管声名终寂寂,怅望千秋泪湿巾。”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 郭沫若评:陈端生的确是一位天才作家,她的再生缘比天雨花好。如果要和红楼梦相比,与其说南花北梦,倒不如说南缘北梦。(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 郭沫若评:就这样,从去年十二月以来,到最后核校完毕为止,我算把再生缘返覆读了四遍。我每读一遍都感觉到津津有味,证明了陈寅恪的评价是正确的。他把它比之于印度、希腊的古史诗,那是从诗的形式来说的。如果从叙事的生动严密、波浪层出,从人物的性格塑造、心理描写上来说,我觉得陈端生的本领比之十八九世纪英法的大作家们,如英国的司考特(scott,公元一七七一年—一八三二年)、法国的斯汤达(stendhal,公元一七八三年—一八四二年)和巴尔塞克(balzac,公元一七九九年—一八五o年),实际上也未遑多让。他们三位都比她要稍晚一些,都是在成熟的年龄以散文的形式来从事创作的,而陈端生则不然...

首 页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