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总有人觉得闲人很不怎么样,大都是些提笼架鸟的阔绰子弟,再者便是吃喝烂赌的市井泼皮,但事实并非如此。
岂不闻“孔子弟子三千‘闲者’七十二”
也?孔子他老人家一生中三千名弟子,杰出者倒是七十二位闲人。
而孔夫子本人也是位大大的闲人。
还有另一位闲者的代表,便是姜子牙。
当初姜尚渭河畔直钩垂钓,悠然自得,文王谓之闲者,遂引为西岐第一谋士,破商立周。
闲者不但从教从政,从诗也不乏良者。
陶潜做个知县小官,俸禄不过五斗米,隔三差五还要受上司的鸟气。
渊明一气之下便告老还乡“采菊东篱下”
做起一代“诗闲”
来。
闲者,就是有时间的人,我等平头百姓日日为自己饮食住行劳碌奔波,哪里来的时间?都如孔夫子一般周游列国,姜夫子一般垂钓渭水,陶夫子一般赋诗桃园,早已去西方极乐世界作饿死鬼了。
由此可见,古时的闲者与贤者关系甚密,作得闲者,方有机会作贤者;贤者作得久了,也可变回闲者乐乐,如刘伯温的挂印归隐。
所以从前的官们称退休为归老赋闲。
意在表明自己本是贤者,只是久了,要变回闲者颐养天年。
当然,无论闲者有多贤,往往摆脱不了“游手好闲”
四字的批语。
孔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姜夫子借钓鱼以求官,虽有渔之名,却无渔之实;陶夫子好点,自己懂得动手,只是花儿是自己种,粮食、蔬菜还得儿子来种。
其它的大小官们更难自己动手劳碌一下,只要他们在闲时少鱼肉些地方已是很不错了。
古时的先贤们都闲得很,他们是不会自己养活自己的,即便有,也只是如唐寅一般落魄,实在无法只得以卖丹青为生。
但混到那个份上,多半已不是贤者了,更无闲者的安适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