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广西浔江边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白马庙。
这白马庙十分奇特,庙宇之建筑虽颇为壮观,但庙中却无神佛,也无岳飞、关公之神像,庙堂之上,供奉的只是一匹白马。
那白马昂首而立,十分英武雄壮,浑身雪白,无一杂毛,无缰无鞍。
传说百几十年前,这大河中,每有妖怪出没,或撞翻船只,或吞噬行人,亦常闯入两岸之村落,每每伤及人畜。
此地百姓,受害尤深,不少人举家迁徙,逃往他乡。
河中舟楫阻断,商旅绝迹,这一带地方,遂成为一恐怖之所在。
忽一日,雷声大作,暴雨倾盆,狂风呼啸,地动山摇,天空出现一匹雪也似的白马。
那白马扑入江中,与妖怪搏斗,激起满江白浪,不多时,竟将那作恶多端的妖怪降伏。
风停雨住,浪平河清,据说有人窥见那白马昂天长嘶一声,乘风而去,无影无踪。
又据说那白马乃是南海龙王之子,他闻知此地百姓为妖怪所苦,便化成白马前来降妖。
从此,大河一带,风平浪静,人寿年丰,六畜兴旺。
当地百姓为感念白马降妖之功,便择地兴建一座庙宇,塑造白马神像,年年供奉。
一年一度的初春时节,是庙会最兴盛的日子,这白马庙所在之地,虽不是通衢大邑,但它的地理位置却很重要。
由此地溯江而上,到桂平县城,便是广西的两条江——黔江和郁江的汇流之处。
再由桂平乘船沿郁江西上,则可抵广西省会——南宁;若沿黔江北上——则可抵柳州。
如果由此乘船东下,又可到广西的咽喉重镇——梧州。
从梧州水路继续东下,便进入广东的封开、德庆、肇庆直达广州。
白马庙远近闻名,香火旺盛,那些善男信女们,有来自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甚至有远至广州的。
庙会时节,南来北往的船只,搭的尽是香客。
他们怀着虔诚的心理,匍匐在神殿帐下,对着白马磕头,在缭绕的香烟紫雾之中,追祀亡魂,超度祖先,求福、求财、求官、求子孙。
据说,倒也十分灵验。
可是,今年冬天的一天,离往常庙会进香的日子还早得很,而白马庙里里外外,却突然热闹了起来。
庙前的大河中,竟泊满了华丽的电轮、钢壳的炮舰,这些船舰上满载武装士兵,江岸边那用长条麻石砌就的简陋码头上,军靴震响,马刺贼亮,长柄指挥刀在军官们的腰上摆动着,来的全是些拥兵自重的高级将领。
他们每人都带着大批卫队,有的人甚至还在自己的船上带着临时由花艇上雇来的“老举”
。
他们的卫队,一部分留在船上看守船只,一部分跟随上岸,有的散布在码头两侧警戒,有的在庙前庙后巡逻,有的则紧紧相随进入庙中。
他们是专程前来上香的么?既是又不是。
因为毕竟离庙会的时节还早,并无大批香客光临,但他们这些人,又都各自带着自己的副官,那些副官们几乎每人都手持几炷用红纸圈扎着的香烛。
到了神殿前,将军们一个一个地从副官手里接过燃起的香烛,非常虔诚地将其一一插在香炉之中,然后跪在铺着一方杏黄布垫的地上,对着那泥塑的白色神马,顶礼膜拜。
口中还喃喃地祷告着,求神马保佑,每战必捷,升官发财,前途无量。
拜过神马之后,他们便立在两侧,庙祝们抬来好几张黑漆发亮的八仙桌,摆成一个U形,又搬来好些椅子。
那些椅子,靠背垂直,四张为组,每组的正面都按“福、禄、寿、喜”
的顺序,刻成篆书,并饰以各种吉祥图案。
桌子和椅子摆好之后,将军们便分头落座。
从军服上看,他们并非一个系统的军人,而是分属滇、桂、粤三省。
滇军将领居中,桂军将领居左,粤军将领居右。
他们是来庙中会餐的么?既是又不是。
因为照往常的规矩,庙会之后,当地的士绅和望族,便在庙中举行盛宴,祭过神马之后,便大宴宾客,预祝一年的吉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