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看了一眼作者,佚名。
真的会有人闲的在濒临末日的关头,还在挣扎求生的时候去研究历史?
白昼继续翻,又翻到一本随笔,作者是一名首都学院的学生。
还有一本经历过第三次大寒潮的幸存者的谈话录。
白昼慢慢翻阅,一个奇诡壮阔的灾难时代,展现在他眼前。
从敦城遗址,其实就能看出,这个世界的文明程度是不低的。
应该达到十九世纪的水平。
更关键的是,迈入了电气时代,让这个濒临崩溃的国度再度焕发活力。
然而,好景不长。
某一日,天空突然黑暗。
黑暗时间不长,仿佛只是一次普通的日食。
但天文学家们却没有找到任何征兆。
没有人将这当一回事,天文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将之归纳于自然现象。
后来,气温开始下降,而此时刚好是冬天,依然没有人将它当一回事
直到....人们发现这个冬天似乎有些长,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
但人们没有太过慌张。
还有电,还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的物资。
这个冬天,虽然难过,但有没什么大问题。
直到...第二次日蚀之刻,天地再次陷入黑暗,整个大地,无论在极南或是极北,全都没有一丝的阳光。
更让人绝望的事情是,电,消失了。
就这么莫名的,诡异的,消失了。
就仿佛世间上从未存在过让电能出现的物理法则。
人们在慌乱之后,又在愈发走低的温度下陷入更深沉的绝望中。
抢劫,打斗,谩骂,发泄......
城与城之间的交流被隔断,成为雪地上的一座座孤岛。
然而,一个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全城人大消耗少生产的情况下,几乎撑不过半年,就崩溃了。
人们流离失所,在野外寻找生机,形成了一个个的小营地。
但更多的人,死于旅途。
人数锐减近一半。
活下来的人们重新建立了大型营地。
每一个营地的领导者都可以说是一时的豪杰。
带领自己所属的营地走从无到有,慢慢壮大,几乎成为新的城市。
白昼翻了翻有关于那些城主的介绍。
有很多是在之前就有名的成功者。
也有不少是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人。
更记载了不少反面的例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